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第九中学三年一班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集体,沐浴着爱和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在班级自主化管理的路上稳步前行。
一、 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初一刚入校,根据《中学生守则》、《第九中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班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高雅的言谈举止,踏实勤奋的学习风气,安静自主的自习纪律。如:(1)早晨到校时要和老师、同学相互问好;(2)自觉上好课前自习,珍惜时间;(3)认真做好两操,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4)课桌里的学习用品排放整齐,不在教室上课时桌面应保持干净,没有书本、文具用品等物;(5)课间文明休息,走路轻声,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6)保持教室地面干净整洁,看到垃圾自觉捡起等等。有了具体的规章制度,学生在平时的自我管理中有法可依。
二、小组评价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
没有完美的个人,有完美的团队。初一入学,我把全班65同学分成4大组,从学习、纪律、卫生、活动进行打分,每周一总结(夕会)每月一评比,对班级自主化管理突出的组进行表彰奖励。小组得分成了每个小组的无上荣耀。“比、学、赶、帮、超“ 萦绕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学习典型、超越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每一个孩子的奋斗目标。树立典型,加大奖励机制。利用班会、夕会进行总结表彰。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三、用格言故事警示行为习惯
用故事美丽学生的心灵,润物细无声。我把平时收集的励志故事、好的视频利用班会课讲给学生听,放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从故事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后来,我有启发孩子们开展了我喜欢的故事主题系列班会,有时孩子犯了错误,一个小故事就能是矛盾化解,名人名言警示了学生日常行为,也警示我的教育行为。每天黑板的角落都有励志标语,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鞭策着我与孩子们努力向上,积极进取!
四、家校协作巩固学生的行为习惯
积极做好家校沟通,通过微信、电话把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转达给家长,让家长一同感受孩子成长中的变化,让家长们成为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最好的助力团队。让家长知道学生好习惯养成的目标,并配合督促教育。使学生实现家校的无缝连接,使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有一个习惯养成的氛围。
五、用坚持成就学生的行为习惯
琅琅的诵读,嘹亮的军歌,整齐的大课间是九中校园内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何把天复一天,年复一年的小事做好?首先,让孩子提高认识,知道伟人的伟大之处就是坚持把小事做好。达芬奇画蛋,李白铁杵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做好小事难得的是坚持,然后就是检查,督促,评价,直至最后形成了习惯,变成了快乐。
叶圣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也可以借此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班级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好的习惯成就孩子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