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教育云

尊重教材 创设情境 ——《找规律》教学思考

发布日期:2024/5/14 10:37:39 来源: 作者:小学数学名师 吴平

尊重教材  创设情境

                        ——《找规律》教学思考

 

《找规律》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统属“数与代数”领域,这是学生第一次把生活中常见的规律问题数学化所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在解决相关问题中发展推理意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

一、关注教材,提取数学情境。

教材以主题图为表现形式,呈现了“小彩旗、小花朵、小灯笼、小朋友”庆“六一”活动情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深入解读主题图的背后的思想,剔除无关因素,凸显数学内核,使课堂教学的进展更符合教学目标。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来关注主题图中四个情境的梯度关系:

1. 找黄红色小彩旗形成的规律。对于找规律学生是有能力起点的,学生都会找,也能找对,所以我们应该把教学重点提到新高度即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一组”,二是“重复出现”。其中一组要教给学生通过圈一圈和读一读等方式理解“一组”的内在含义;重复出现的理解可以考虑使用电脑的复制与粘贴功能,让学生可以看到每组重复的过程,加深对重复出现的深层认知。

2. 找红紫色小花形成的规律。红紫色小花在找规律难度上没有梯度变化,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应用“一组”和“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发现的规律,然后用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完成后续的填充任务。

3. 找黄蓝色小灯笼形成的规律。让学生先发现规律,然后通过减少第一个灯笼,形成新的循环节即“一组”发生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改变观察方向如从右→左观察,引导学生形成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自己设计规律的习题,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4. 找运动中的动作形成的规律。在课堂间休中,安排一组简单的韵律操,让学生在跟做的同时,发现音乐节奏的规律,发现运动动作的规律,进一步感受规律就在身边。

在教材创设的相关情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剪裁,形成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目的的教学,然后环节步步深入,层层提升,这样的设计既使教学内容得以有机整合,形成一条内在的线索,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层面保证了学习效果。

二、活用教材,提高思维含量。

数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深入,不断强化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特别要注意学生的思维个性化和灵动的训练。

1. 找数形结合形成的规律。教材中的例题2,给出了小碗摆法呈现的规律,并用数字进行的第二次规律的呈现。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出现小碗图,让学生发现规律,然后鼓励学生用数字记录下来,再看看数字中有哪些规律,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字设计规律。变例题为习题,变直观为抽象,让学生感受从“形”中抽取数学原理的全过程。

2. 通过推理找规律。例题2的第二题是一只母鸡和三只小鸡形成的13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在学生对找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们可以提升起这道例题的难度,如:只出现一组,然后让学生用数字记录并形成规律,然后在一组后出现大公鸡,在让学生推理背后的规律,最后理解循环节重复三次才能进行合理推理的数学原理。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我们在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活用例题创设多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规律本身的多样化,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形成发散思维,寻找数学的真正答案,这就是核心素养最强的内动力。

主办单位:鸡西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鸡西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鸡西市鸡冠区电台路30号

备案号:黑ICP备09001879号 黑公网安备 2303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