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市教育局《鸡西市教育系统2024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切实提高全校师生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自救互救意识,5月16日上午,十九中学组织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高一、高二学年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战模拟,让师生们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程序,从而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做出迅速、有序地应对。
演练前,各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地震科教片,了解避震疏散常识、自救互救和紧急救护常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和紧急疏散的程序。
此次演练活动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下,9点30分随着急促的长铃警报声响起,全体师生迅速进入避震状态,进行室内避险。教学楼各个楼层的疏导员迅速到位,负责疏散指令的传递和突发情况的处置。听到疏散信号后,各班任课老师立即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学生们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通过楼梯和走廊,撤离到操场上的指定地点。在撤离过程中,学生们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没有出现推挤和掉队的情况。到达指定地点后,各班迅速清点人数,并将结果报告给指挥部。
自救互救演练环节,校医车宇佳老师现场指导和讲解了止血、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方法,并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心肺复苏救护方法的演练。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最后,校长李微对本次演练进行了总结。她强调,地震应急演练是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途径,希望全体师生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演练,将防灾减灾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以练促防,筑牢校园的安全防线。
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常态化有序开展,不仅逐步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减灾意识,也提高了他们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将继续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坚持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确保师生们能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迅速应对,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为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观看防灾减灾宣传片
室内紧急避险
有序撤离
自救互救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