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索核心素养落地路径,麻山区英林学校于2025年3月25日组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开展了教学研修活动。活动通过教师听课、研讨等形式进行。
听课研讨环节中,李秀艳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紧扣新课标要求,以发展学生“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为核心目标。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杜玉娟老师的《认识旋转现象》一课,立足“图形与几何”领域核心素养目标,联系真实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如电风扇、教室门转动等引入新课,到课后延伸寻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车轮、旋转木马等,始终贯穿“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通过生活化、活动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达中逐步建构旋转现象的本质特征。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融合。
图片1:李秀艳老师的研讨课《乘法分配律》
图片2:杜玉娟老师的研讨课《认识旋转现象》
“问题工作坊”环节中,教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针对教学中的共性困惑,如低段学生符号意识薄弱、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能力弱等问题进行探讨,梳理出教学中要进行生活化游戏渗透、集体备课时大单元教学知识内容的量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基础灵活调整等策略。
图片3:各个教研组在“问题工作坊”环节中对共性问题梳理策略
教研主任对此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教师们要立足于课堂和学生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多给学生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校长针对量感培养、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业质量评价等问题提出教学建议。她强调:“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向‘素养引导者’,在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创造性表达。”
图片4:教研主任对活动进行小结,教学校长对老师提出教学建议与希望。
教学研修不仅是理念的更新,更是行动的起点。我们将深入钻研课标、优化教学,注重大单元视角下的集体备课,推动大单元教学理念落地生根,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撰稿人:韩会英
审稿人:关翠杰
三 审: 范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