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全面推进的教育背景下,为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能力,2025年5月,密山市八五七学校小学数学组开展了《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大单元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活动背景与目标解读、主备人单元教学设计、分组研讨与方案优化、课例示范、反思提升”五大核心环节展开,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高效教学路径。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解读:明确方向,锚定重点
活动伊始,数学教研组长于春红主持开场,详细阐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她强调,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而《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数感、运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课标中“数与代数”领域相关要求的解读,结合本校学生学情,明确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三大目标:一是构建系统、科学的《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大单元教学框架;二是探索多样化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重难点;三是形成可推广的教学经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
二、主备人单元教学设计:系统规划,深度剖析
主备教师王雅琪老师围绕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汇报。在教材分析环节,通过对比不同版本教材,梳理出本单元知识在整个小学数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调研数据,精准指出学生在口算学习中存在算理理解不透彻、计算速度慢、易粗心等问题。
基于此,王雅琪老师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将《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划分为“基础运算”“进位与退位”“综合应用”三个主题模块,明确各模块教学目标与课时安排。同时,分享了具体教学策略,如运用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借助小棒、计数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设计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此外,还展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案,通过课堂表现、计算测试、实践任务等多维度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王雅琪老师精心研备单元教学设计
三、分组研讨与方案优化:思维碰撞,凝聚智慧
在分组研讨环节,全体教师按照年级分为低段、中段两组,围绕主备方案展开热烈讨论。
低段组教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提出增加更多趣味游戏活动,如“口算接力赛”“数字卡片配对”等,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建议在教学中多采用儿歌、口诀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计算方法。
中段组教师则聚焦于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提出在综合应用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问题,如购物找零、统计数量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易错点,建议设计“错题诊所”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错误原因,强化正确算法。
各组代表汇报后,全体教师进行集中研讨,对教学方案中的教学环节衔接、作业设计等细节问题进行优化,最终形成更完善、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案。
教研组教师围绕“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进行大单元集体备课研讨
四、课例示范:实践检验,共研共进
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王雅琪老师选取“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进行课例展示。课堂上,王雅琪老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体育课借足球”的情境,引出算式“36-8”。在探究算理时,组织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退一当十”的过程;随后,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思路,深化对算理的理解。
在练习环节,设计了基础计算、改错辨析、生活应用等不同层次的题目,层层递进巩固所学知识。整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课堂氛围热烈。课后,全体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运用、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课,既肯定了课例中的亮点,也提出了改进建议,为后续教学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王雅琪老师为一年二班执教《口算减法》
五、反思提升: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活动最后,全体教师进行反思总结。教研组长于春红表示,本次教研活动实现了预期目标,但在教学资源整合、学生个性化指导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教师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并针对本次教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一是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库,整合优秀教学案例、课件、练习等资源;二是加强对学困生的针对性辅导,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三是定期开展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教研组教师结合展示课进行全面细致的听评课反思
此次《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大单元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通过系统的流程设计与深入的研讨实践,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成长,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八五七学校数学组将继续深耕大单元教学,不断探索创新,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审:蔡 雨
二审:葛营营
三审:唐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