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担当民族复兴重任中的重要育人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大国边疆”实践团“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基地”授牌仪式在鸡西市新兴实验学校举行。
2025年1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武装部副部长金霞、新闻学院教授周文戟、学者吴玉章的带领下,由中国人民大学退役大学生、国防相关专业的学生等骨干力量组成的“大国边疆”实践团相聚鸡西市新兴实验学校,与鸡西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邢天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建刚、市委组织部人才中心副主任聂元华、市委组织部人才服务科科长刘增辉、鸡西市教育局副局长宋秋颖等相关领导,携手举行“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基地”授牌仪式,开启了鸡西市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活动伊始,新兴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吕枫介绍了学校思政建设、国防教育开展情况。建校以来,新兴实验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铸魂育人之本,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牢固树立“大思政”意识,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方面构建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细化学习目标,把握思政课程大方向;深耕教学内容,构造思政课程大格局;走出去引进来,拓展思政课程大视野,实现“课程思政化,国防系列化”构建了一套完整且富有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武装部副部长金霞,讲述了“大国边疆”社会实践项目的内涵意义。该项目聚焦边疆地区,旨在整合高校学术资源、社会实践经验与当地教育需求,搭建起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广阔平台。同时,带来了前沿思政教育理念、优质的教育平台,与新兴实验学校携手共进,探索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助力边疆学子拓宽学习视野、坚定理想信念。
在热烈的气氛中,鸡西市新兴实验学校被授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基地”,这不仅是一份殊荣,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标志着双方将共同为边疆地区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砥砺奋进,也为全国大中小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授牌后,中国人民大学退役大学生吴铮讲述自己的入伍事迹。从校园到军营,他在摸爬滚打中历练成长。吴铮用亲身经历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思政教育注入鲜活力量,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芒。
活动现场播放了《鸡西简介》专题片,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更深入了解这片土地。镜头掠过鸡西的壮美山川、繁华市井、悠久历史与奋进当下,从兴凯湖的浩渺波光到煤矿产业的坚实脊梁,从抗联英雄的红色足迹到现代城市的蓬勃发展,全方位展现了鸡西的独特魅力。我校将这份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融入思政教育,激励学子为家乡繁荣、祖国昌盛而拼搏。
活动尾声,人大师生为新兴实验学生代表赠送精心准备的礼物,与会领导和同学们一起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的学子们因思政教育相聚,思想碰撞出绚丽火花,共同憧憬着共建基地未来的无限可能。
鸡西市新兴实验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与中国人民大学“大国边疆”实践团携手并肩,在课程设计上深耕细作,在实践活动中精研打磨,在师资培养上精雕细琢。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让思政之光在边疆大地灿烂多彩。
全体与会领导及学生代表
工作部副部长、武装部副部长金霞、学校书记吕枫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武装部副部长金霞向鸡西市新兴实验学校授牌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代表吴铮发言
观看《鸡西简介》视频
学生代表互赠礼物、自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