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教育学院举办区域联合教研暨“高中语文思维发展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深入开展思维型教学的研究,构建高中语文思维发展性课堂,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鼓励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研究活动。2024年11月18日至20日,鸡西市教育学院、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绥化市教育学院高中语文学科在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指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区域联合教研暨“高中语文思维发展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促进思维发展,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聚焦思维发展性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研形式,引发教师教育思考,全面落实学生思辨性阅读培养,助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
培训专家、出课教师与学院及市一中领导合影
11月19日,鸡西市教育学院在鸡西市第一中学举办区域联合教研暨“高中语文思维发展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来自鸡西市各县(市、区)17所普通高中100余名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鸡西市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王佳主持,鸡西市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荣峰、鸡西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李道海分别致辞,鸡西市第一中学校长马晓平全程参加本次活动。
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荣峰讲话
鸡西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李道海致欢迎词
鸡西市第一中学校长马晓平莅临活动现场
王荣峰副院长对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重庆育才中学领导、专家以及各位与会教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鸡西市第一中学师生为本次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表示诚挚的感谢。他强调,区域联合教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我们能够跨越学校和区域的界限,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径,构建“高中语文思维发展性课堂”,从而推动我市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结出区域联合教研丰硕的果实。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部主任张军涛、重庆育才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熊少华、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曹琪出席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开幕式。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部主任张军涛、语文教研员曹琪老师参加活动
活动由鸡西市第一中学教师王政红和牡丹江市第二中学教师吕晨玮进行示范展示课;重庆育才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熊少华进行讲座。
鸡西市第一中学的王政红老师展示的课例《名如其人,赓续精神》。从文本中的人名切入,分析名字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从而理解作品、把握人物,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并设计让学生分享自己名字的由来和给自己重新取名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鸡西市第一中学王政红老师作展示课
牡丹江市第二中学教师吕晨玮作展示课
随后,牡丹江市第二中学教师吕晨玮带来示范展示课《故都的秋》,以学生自学成果为起点,反复咀嚼文本,以撰写文学短评的形式,辨“异”悟“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语言韵味,在辨析和质疑中体会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品味故都秋景独特的审美特点,提高了学生的思辨力。
专家熊少华老师作讲座
重庆育才中学正高级语文老师、重庆市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政府“重庆名师”熊少华老师以《任务群下的单元教学----新课标卷的启示》为题进行了讲座。他对两位授课教师的思维课堂展示效果予以高度评价,详细地解读了任务群及其和单元主题与课文的关联,并就“任务”的理解与实施、“任务”与“活动实践”“坚守与创新”“课型模式的构建”“单元整合探究”以及整本书阅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解读。他提出要营造支持思考的氛围,创设思考机会并在课程中嵌入关键性挑战,学生通过各种智力工具促进思考能力,教师提供以提高思维能力为指向的指导。
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王佳作活动总结
最后,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王佳对本次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并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此次高中语文学科鸡西、牡丹江、绥化区域联动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全省高中语文跨区域教研活动中是首创。本次活动不仅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推动了高中语文思维发展性课堂教学的持续提升。我们将以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教研模式,激发教师潜能,增强团队协作和区域联动意识。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深耕细作、开拓创新,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教学擘画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