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鸡西市教育学院初中部在鸡西实验中学成功举办了2024年初中化学“聚焦课堂教学变革,践行教育家精神”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来自市本级初中学校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教师及各县(市)参加2025年鸡西市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市级竞赛的选手相聚实验中学,共享成长。
本次活动由市教育学院初中化学教研员梁天然主持,共分为四个环节。旨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快推进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加速鸡西市初中化学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为2025年市赛课做好铺垫。
会场
首先是《化学与环境》教学设计展示环节,来自鸡西市城子河区晨兴中学的赵丽欣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专项复习课。通过五官 “目” 、 “鼻” 、“口”控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与白色污染,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如学校周边的河流污染、城市的雾霾天气等,强调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行动。
优秀课展示
接下来陈越超老师带来了《水质检测和自制净水器》一课,她在教学设计中将全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也促进初中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改下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她对学生素养目标的实现做了非常好的处理:古人“试水”有根,今人“检水”有据。通过了解古人“试水”方法,掌握多种水质检测方法。其次,她通过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系统性,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最后她将将化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素材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跨学科实践课展示
活动进入第三个环节——说课展示。来自鸡西实验中学的徐永航老师带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她以金属村运动会开展项目竞赛为大情境,通过游戏竞技项目展开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两个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其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比较与运动会的名次有着很强的关联性,让这个大情境像一个故事一样在整个教学中展开。游戏项目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维品质,构建化学逻辑体系,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说课展示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实施环节,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本次活动中的各种课型,教学观念、教学效果均有不同。如何做到百花齐放,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的话题。来自教育学院的教研员梁天然老师从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评价方法、教学评一体化、出好公开课的一些建议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详细讲解,切实地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些启发和思考。
会议总结
于脚下“跬步之进”锚定千里之向,教学需要我们在反复实践中静待花开。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需要外在动力的引导,更需要内在的积淀和修炼。相信在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化学学科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