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山市教师进修校语文教研员孙旭娟老师的带领下密山市八五五学校开展了语文学科优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即“双减”背景下,教师怎样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科学化设计。并进行了一节优质课的展示,于2024年10月16日由刘一唯老师执教四年级《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部分神话,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简述故事主要内容;并在学习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为了造福人类,坚毅不拔、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导入本课时,教师为孩子们出示了几幅熟悉的图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共鸣,激发了学习兴趣。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习课文的前提,因而在认读生字词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指名拼读、全班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巩固本课生词。学习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多音字“血”的两个读音(xuè xiě)掌握不够扎实,教师范读正音后,学生反复练习,夯实了基础。多媒体出示课文的四幅插图,通过简练的四字词语把图片内容梳理出来,“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并板书在黑板上。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后,引导学生利用板书讲故事。理清神话故事的大结构,这是说好故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阅读教学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第一步。这是本节课的最大有点。在教学“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省略号,发挥想象,写一写:盘古身体的其它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开动脑筋中,达到读、写迁移的目的。这是本课的又一大亮点,在作业中体现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本堂课还进行了朗读指导,学生在体会到盘古头顶天、脚踏地一万八千年,甚至更久时,带着敬佩的语气读出盘古的伟大,通过师生对读,生生合作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祖国文字的魅力及盘古的不朽精神。
本次语文作业设计方案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形式多样,富有创意,如:连环画、故事复述、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密山市八五五学校通过不断的进行教学研讨,在教学中激励本校教师不断改进作业设计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注重分层设计和个性化评价,合理控制作业量和时间,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