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教育云

聚焦语文要素,优化作业设计

来源:鸡西市城子河小学 作者:王红梅 发布日期:2024/9/4 17:12:10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单元作业已然成为作业设计中的一个热点,本学期我所教的班级也在尝试使用这种作业模式,实践中学生收获满满,特别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化作业,极大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迁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不知不觉中,一学期的单元作业实践已经结束,回过头反思单元作业与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的联系,发现还未完全达到最初的作业设定目标——立足学情,聚焦素养,培养能力。

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也是单元核心目标,单元的每一个板块儿都承载着落实核心素养的任务。同样每个相对应的作业板块也要落实语文要素,扎实推进学生知识、技能、方法的迁移运用,实现语文要素统领教学、作业内容的高度统一。

部编版四上第六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人文主题,从阅读方法和情感体验两方面提出了两条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统观本单元作业内容,基础作业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提升作业注重方法的运用,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升。每课的提升作业内容如下:18课《牛和鹅》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后链接,19课《一只窝囊的打老虎》练写和作者类似的经历,20课《陀螺》写一次愉快的超市购物经历,要求用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当时的高兴心情。虽然这些作业兼顾了学生能力、方法、习惯,但主线语文素养落实不清晰,内容零散,缺乏整体性、层次性。

语文要素中提到的批注是非常重要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也是帮助学生有效阅读的重要途径。从作业的效果看,学生只是在本单元学到了批注的方法,没有真正落实到阅读中,为阅读服务。想到这,我就在想在单元作业中可不可以设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18课学会了批注的方法后,运用学到的方法预习19课,20课......可以先从有疑问的地方入手,可以对不理解的词句,也可以对课文的内容或者是课文的写法批注......逐渐过渡到在体会深刻的地方批注,真正实现方法的运用,逐步养成边阅读边批注的好习惯。当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后,是不是长周期的课外阅读中也可以尝试运用批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实践过程中虽然每课的作业都设置了评价量表,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如18课的评价标准第四条方法运用:能调动自己生活积累,做到表达有序,语言生动。从学生的作业呈现结果看,量化内容太过笼统,对学生完成片段没有参考价值。

根据学情,结合语文要素可以设置有梯度的评价标准:1.语句通顺,条理清晰。2.能写出当时自己内心所想。3.能写出自己当时的动作、样子,表现内心的紧张。三条评价标准紧密联系课文写法,可以兼顾不同学情的学生,给学生“扶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完成练写,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看到了这些不足,在下学期的作业设计上我要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继续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落实语文要素,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需求,设计出有梯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作业,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发展。

新闻来源:城子河小学

撰稿人:王红梅

审核人:荣佳雯


主办单位:鸡西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鸡西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鸡西市鸡冠区电台路30号

备案号:黑ICP备09001879号 黑公网安备 2303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