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教育云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新模式

来源:鸡西市城子河小学 作者:姜瑜 发布日期:2024/9/12 17:14:28

随着课程评价改革的推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当下教师要探究的重要一环。作业是有效的教育活动之一,本学期我校在市教育学院的带领下开展了课程视域下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课题研究。作为此项工作的对接者,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业的内涵与价值,在研究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勤备课——对标深研教材

将集体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本组教师有序围绕特定的单元教学主题,对照课标,从单元内容、教学策略、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后,由主备教师针对一节课进行课堂教学实操,同组教师听课后再进行评议、改进。教师们“对标”分析、“对标”设计,深入探索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更新教学理念,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大家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教研应该被定义为“基于学科组教师共同发展,组内成员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全员参与,以单元为内容,互助互学,最后达集体备课教研目标。

一个学段所有单元目标的系统设计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单元内容要求和本校学生特点,以及整体纵向结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好。我们通过整理归纳,把各学段任务群类型汇集成表格,形成直观对比,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确立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图片1.png 

二、品教参——细化横纵分析

单元整体规划,不是一个学期的整体规划,而是要整个学段的整体规划。在设计单元整体作业框架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仔细研读、逐字分析,力求目标设置准确易操作,并通过横向、纵向分析,探索语文大概念教学实施。以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

教学方法纵向分析:

册序单元

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技能写法)

技能训练重点

训练方法

二上

第三单元

儿童生活

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借助词句信息进行讲述。

三上

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提高默读效率,带着问题默读。

边读边思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

三下

第八单元

有趣的故事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关注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体会故事的“有趣”。

借助表格、图片和文字提示,有序复述故事。

四下

第六单元

成长主题

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上

第二单元

阅读策略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学习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回读、扩大视域、抓住关键语句、带着问题读、及时概括语句。

五上

第三单元

民间故事

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把故事讲得更生动,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转变角色、大胆想象、变换顺序讲故事。

五下

第六单元

思维的火花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知识广度,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关联,清晰展现教材知识的逻辑结构和递进关系,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也加深了我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了自身专业素养。

三、精练习——创新作业设计

我在设计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业的过程中,围绕语文要素确定单元核心目标,以人文主题为主线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人物,梳理单元知识点,构建系统知识框架,避免作业内容碎片化。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需求,提升作业趣味性和实用性,如布置小组合作编写剧本并表演等,让不同层次学生作业中都有所收获。

图片2.png 

思维导图是我们学校自评价改革以来一直致力研究的创新作业,学生可以选择对课时或单元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将零散知识以图形、线条、关键词等形式整合,清晰呈现知识的层次和关联。思维导图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添加个性化内容和创意元素,体现跨学科学习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图片3.png 

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作业-评价”相互促进,这三个维度紧密结合、调整完善,要一体化设计,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才能更好的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我们期望学生不仅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收获硕果,更能在思维的天空自由翱翔,掌握学习主动权,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的研究与实践,一直在路上!

新闻来源:城子河小学

撰稿人:姜瑜

审核人:荣佳雯


主办单位:鸡西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鸡西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鸡西市鸡冠区电台路30号

备案号:黑ICP备09001879号 黑公网安备 23030202000012号